暑假期间,学车热潮如期而至,驾校成为大学生、毕业生和社会人员聚集的重要场所。为增强群众法治意识,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,7月15日,夏邑法院会亭法庭联合相关部门走进孔祖驾校,开展“普法进驾校 法治伴我行”专题法治宣传活动。

夏邑县孔祖驾校训练场内,夏邑县法院联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、检察院第五检察部、第二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、言华律师事务所,组成“普法联盟”,通过案例讲解、情景模拟、急救实训等形式,将法律知识融入学车场景,吸引数百名学员参与。会亭法庭庭长乔战坡向学员介绍:“以往普法多是单向宣讲,这次我们联合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,并就各部门讲解内容进行责任划分,力求把法律条文变成身边故事。”
就驾校学员构成特点,活动策划了差异化普法内容,确保“按需普法、对症下药”。针对学生群体,法院干警结合近期审理的“校园贷”典型案例,揭露“低息贷款”“裸条借贷”等骗局。“骗子往往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,诱骗签订高额违约金合同。”法官通过互动问答,教会学员识别合同漏洞,并推荐正规借贷渠道;检察院干警提醒同学们警惕“帮信罪”,莫成电诈帮凶,同时现场播放涉世未深青少年涉案的忏悔视频,引发学员沉思。针对待就业毕业生,普及劳务合同避坑指南,“试用期半年不交社保合法吗?”针对毕业生即将步入职场的特点,法院干警结合《劳动合同法》,梳理“阴阳合同”“虚假招聘”等陷阱,并手把手教学员用“国家人社部”官网核查企业资质。针对社会人员,律师团队用“离婚房产分割”“抚养费计算”等典型案例,解读《民法典》新规;公安干警展示本地交通事故监控视频,剖析“鬼探头”“内轮差”等危险场景;医护专家传授交通事故伤情科普、酒驾医学后果、路怒症心理分析知识,演示“三角巾包扎”“心肺复苏”等急救实用技能。
为打破传统普法枯燥印象,活动融入多项互动设计。线上模式:法院干警向学员推荐“夏邑法院”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,账号中文章、视频,法律题材丰富多样,涵盖民事、刑事、行政、执行、立案等多个领域,可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司法需求。线下模式:在“套路贷”情景剧中,学员扮演借贷双方,沉浸式体验诈骗话术;在“合同来找茬”游戏中,普法人员发放问题合同模板,学员圈出违法条款,赢取普法小礼品。会亭籍大学生张同学感叹:“以前觉得法规课枯燥,今天抢着参与,原来法律可以这么‘好玩’!”
本次活动通过“靶向普法+互动体验”的创新形式,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送法,覆盖学员100余人,发放彩页400余份,现场解答咨询50人次,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、更入人心。孔祖驾校负责人曹建华表示:“此次普法效果显著,以后会组织学员多参与这样的活动。”夏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姬凤云在总结时指出,“普法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一盏灯。我们将推动普法阵地向纵深发展,通过精准服务,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。”